农业金融商业模式
园区主导型产业链融资:企业+企业融资,上游企业利用未到期的应收账款向金融机构办理融资业务。
政府主导型产业链融资:银行通过抵押担保、融资平台向龙头企业融资、政府主要起到引导、补贴和提供服务等中介功能。
核心企业主导型产业链融资:银行需确保核心企业与农户之间具有牢靠的合作关系,掌控龙头企业经营的状况,
什么是金融诈骗?有哪些典型的金融诈骗
关于“金融诈骗”的定义,学界并无统一明确的说法。如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五节“金融诈骗罪”进行总结的话,那么简而言之就是: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
典型的金融诈骗,按照刑法的定义可以简单归为这么几类:
一,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骗贷。
二,金融票据诈骗。
三,信用证诈骗。
四,信用卡诈骗。
五,保险诈骗。即我们所说的骗保。
六,伪造、变造的国库券或者国家发行的其他有价证券,进行诈骗。
除去以上五种金融诈骗,近年来我们还应该注意这几种金融诈骗。
一,非法借贷平台。比如之前害人不浅的e租宝。
二,微商传销。
三,返利。
四,虚拟数字币。这个,是目前最火爆的金融诈骗。
五,慈善募捐。这个,利用了大家的慈善心态。
总之,赚钱不易,且行且珍惜吧!
[转发]
这个问题问的好!但是在事实真相频繁发生中,我们看到了一些跑路金融诈骗公司的所作所为都十分隐蔽!就拿最近发生在我周围身边的一家上海金融公司暴雷举例:他们手段非常隐秘!主犯在跑路之前一年(2018)年就开始了预谋和精心策划!他们在2018年年末举行了盛大的庆祝大会,规模堪比大型电视台春节晚会,大屏幕上都是精心设计的自融产品来忽悠投资人,载歌载舞,欢天喜地,让投资人在台上飘飘然,暗自庆幸自己找到了一家可以信任的金融基金公司!!!这样的噱头普通人很难识别他们的真假,因为大多数人都不懂理财到底是怎么一个程序和合法操作,一些金融犯罪分子就是利用了普通人不懂这方面的知识,搞了许许多多自融理财产品,刻意提高国家规定利息底线,用高额年化率来骗去投资人的眼球!
最近被我们公安经侦立案,震动全国的证大金融公司倒闭案就是自融产品超量,最后导致资金链断片,发生了几百亿资金的缺口,现在主犯戴某已经被批捕!
类似这样大大小小金融诈骗公司还有许许多多,还有一些诈骗公司非常恶劣!他们公司规模非常小,年化率不低,投资人规定在一定份额内,资金不超过十几个亿!为什么?原来这些诈骗犯们是为了最后跑路而精心设计!前不久被上海长宁公安经侦队和浦东塘桥经侦队立案的弘哲金富公司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所以如何辨别金融公司的真真假假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说明行业标准就是应该政府部门严格管理的法律制度,加大管理和制定金融专业法律是保证我们国家金融业稳步发展最重要的保证!
最近各类网络金融骗局频发
各种诈骗手段让人防不胜防
金融诈骗随时在威胁人们的生活
那你对金融诈骗有多少了解呢?
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
1、APP诈骗
小李收到一条手机短信,该短信内容称,鉴于其信誉良好,故其名下信用卡可提升额度至50000元,并附带一个APP下载链接。随后,小李接到自称银行客服的骗子打来的电话,对方能准确说出小李的身份信息及开户信息,谎称银行推出延期免息还款优惠政策,要求缴纳部分保证金额,帮助完成相关手续,小李按照对方的指示操作,下载 APP,填写个人信息及手机验证码,骗子先后通过小李信用卡转账18000元。
安全提示:对可疑的语音电话或短信不要回应,应直接致电相关单位或发卡银行客服热线询问;做好个人信息保护,不扫任何不明来历的二维码,银行账号、密码,特别是手机验证码不要外泄。
2、伪装公益慈善机构实施金融诈骗
2022年1月13日,一个名为“某市慈善会”的公众号以向某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捐款的名义实行诈骗。受骗人向公众号转账捐款500元后,发现所捐款项流入私人账户,该公众号随后也被注销,受骗人才发现自己被骗。
安全提示:广大市民在开展爱心捐赠时,要认准正规捐赠渠道,捐款前需核实对方账户名称与受捐公益组织的名称是否一致,不参加将资金转入个人账户或要求提供卡号、支付账号及密码的募捐活动。
3、ETC诈骗
司机李某收到了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高速 ETC】最后通知您的ETC认证于今日7时10分已失效,请务必在今日24点前完成认证....",让他点击链接完成办理。李某是ETC 用户,直接点击链接,进入网页,并按照提示输入了身份信息、信用卡卡号、密码及预留电话等认证信息。随后,不顾银行“任何索要验证码的都是骗子,千万别给"的短信提醒,李某将收到的短信验证码输入认证界面,直到收到信用卡大额款项被扣的消息提醒时,他才发觉自己上当受骗了。
安全提示:收到此类短信务必提高警惕,牢记陌生短信不轻信,陌生链接不点击,要严密保护好个人身份信息、银行卡密码和验证码。一旦发现被骗,要第一时间报警并联系银行挂失银行卡、更改银行卡密码。
4、清除征信不良记录骗局
32岁的小李,在一个二线城市维修手机,想贷款买套新房,结果发现自己上了征信“黑名单”,经多方了解才发现在三年前,自己全然不知的情况下,被他人冒名并签字作了借款“担保”。虽然事后真相大白,经办银行也没有要求小李履行担保责任,但小李却因此上了征信“黑名单”。因为急于贷款买房,小李便在网上查询“征信洗白”的方法,发现一个论坛有“高人”开帖,声称认识银行内部人士,只要提供个人真实信息,就能找技术人员帮忙“洗白”。小李联系这位“高人”,并通过微信向其转账3000元。当小李再次联系对方的时候,手机号就成了空号,而且更惨的是小李的征信记录完全没“洗白”。
安全提示:目前我国征信系统并未设置黑名单,只是真实客观地记录个人信用状况。
一是如有征信问题,可到指定银行的征信柜台查询、打印。
二是如果消费者发现自己信用报告中的贷款信息有误,可以向查询机构咨询,也可以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的异议处理流程来解决。
5、理财诈骗
老李在网上遇到朋友推荐外汇理财,他投入10万元,一小时后就显示资金增值到50万元,朋友鼓动老李追加投资,承诺到百万就可以提现。急于追加本金赚钱的李大爷,发现自己的手机银行支付限额为10万元,他急匆匆地赶往银行,要求开通Ukey,扩大手机支付限额。银行工作人员问清原委,结合近期银行风险提示,耐心为李大爷分析判断,李大爷终于明白过来,捶胸顿足后悔不已。
安全提示: 一是理财投资必须选择合法正规的平台。二是要警惕伪投资专家高收益诱饵,先小赚后大亏,
6、“克隆”好友诈骗
某市派出所接到一起报警:有人盗用了熟人的微信昵称,头像,诈骗了2800元。受害人徐女士称:有一天她接到工厂员工“小王”的好友申请,在发来的申请中备注了“误删好友重新添加,请通过”。她看了昵称和头像完全一致就添加了“小王”。过了一会,“小王”发来消息说自己有急事借500元周转,从月底的工资里扣。对方的语气很急迫,徐女士以为“小王”遇到麻烦,便没有多想将钱转了过去。接下来的一周,这个“小王”多次以各种理由问她“借钱”,直到后来厂里有员工说起有人在利用小王的微信到处骗钱时,她才注意到自己也被骗了。
安全提示:微信或QQ上,不管是多熟悉的亲戚或朋友,如果对方提出借钱、汇款、现金转账等要求时,一定要三思而后行,辨别其真伪,最好事先打电话确认下,以防被骗。
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来
现在的骗子实施犯罪
日趋集团化、专业化
也就是说
在骗你这件事情上,他们可是认真的
小编今天要教给大家一个口诀
那就是:
“一卡、二码、三要素、四要”
只要保管好以上的信息
就可有效防范金融诈骗
【一卡】
就是妥善保管好银行卡和网银盾等安全产品
不要借给他人使用
【两码】
是指电子银行密码及短信验证码
不要“一套密码走天下”
要将电子银行密码设置为数字+字母等复杂组合
短信验证码是支付密码
绝不能以任何形式透露给他人。
【三要素】
是身份证号、账号、手机号码等个人私密信息
切勿随意泄露。
【四要】
一要认准官网网址
二要随时关注账户变动
开通账户变动短信、微信提醒服务
三要在办理电子银行转账、
支付等交易时
仔细核对收款账户、商户、
金额等信息是否正确
四要对手机电脑杀毒
使用电子银行交易的手机、
电脑要安装专业杀毒软件
及时升级、定期查杀病毒
标签: #金融业态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