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行里工作是个怎样的体验?为什么有人认为银行仍是个铁饭碗
我是银行退休的职工,说说我的感受,银行工作从环境说,是大阳晒不到,雨淋风刮不到,环境也美观。从社会地位讲,是蓝领,工资收入还是比一般企业好的,福利也可以,银行业是服务行业,有严格的服务规范要求约束,当中可能会受怨气,也可能碰上不讲理的客户。还有可能出现工作差错,造成经济损失。还有就是不能按时下班,营业终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接库运钞车有先后,后面的网点员工要离开工作网点,就到七八点了。各银行的业绩考核,与工资挂钩,所以任务压力是很大的,员工之间因任务完成高低,相差很大。再就是经常加班,一是学习新业务,新产品;二是上级布署的某时某刻的中心工作;三是日常管理考核方面的会议;四是民主生活会,都需要在营业终了后召开。但总体还是有优势的。
你认为是金饭碗还是铁饭碗?我觉得银行还算是铁饭碗啊,金饭碗有点勉强。其实铁饭碗代表着工作稳定,收入稳定,而银行的这些待遇还是不错的,不要被社会上一些观点而误导。
在大多数城市银行工作也不是谁都没进去的,大多数都是大学生校园招聘进去的,还有一部分是带着社会资源进去的,别人是很难进入的,大多数还是在私企工作,不要再认为银行是烂工作了,银行依然强于大多数工作。有的人会说现在在银行考核任务太重,根本完不成,你觉得别的行业就好干吗?我身边的家人有在药店工作的,天天起早贪黑销售压力极大,动不动就扣工资,社保公积金也是缴存基数也是最低的,每个月还赚不了多少钱,几乎成了全天工作,你说银行好还是这个好。我觉得你会选择银行,最起码给你的保障自己待遇还是说的过去的,你总想躺着赚钱,那是不可能的了,这都什么年代了不要只图喝茶看报,现在就没有这种工作!
银行工作以前真的算是金饭碗,但是现在虽然待遇薪酬基本没变,但是工作内容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躺着肯定是不行了,要去营销的。当然,如果只是柜员的话,还算可以吧,就是时间上不自由,业绩考核压力并不大。银行虽然没有以前好干了,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薪酬待遇还是比较完善的,过节还发礼品和过节费,你知道现在有多少企业连过节费都没有啊!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别的多的是,不要只听到抱怨,你要认清现实!
在银行工作要分哪个层级,总行,省分行和地市分行以及县支行,越往上待遇越好,基层工作压力大,各种业务指标层层挂钩,人脉资源丰富的可以年入30~100万,各项业务指标完成不好的年入15万左右,主要体现在公积金,都是按当地最高标准交,这是一个块大收入。不管怎么样银行的收入相对其他行业还是很高的!
本科毕业校招进某国有行,经历了五年的毒打之后辞职考公,进了体制内之后才知道什么是“真香”!
除了总行、省分行的后台岗位,银行的校招真的很坑。中农工建尤甚。
“卷”:银行校招进来的,不管你是985 211,还是海龟硕士,一律先去坐柜台2年,好多刚毕业的小年轻满怀雄心壮志,然后在柜台窗口被磨平了棱角,成了一个没有感情的办业务机器。
“忙”:银行柜台真的很忙,别人看到的是9点开门5点关门,其实你至少要8点到,不出意外情况的话,6.30能走就不错了,要是赶上运钞车出问题,或者长短款、凭证缺失什么的,分分钟折腾到9点以后。
此外,一天上班是没有休息时间的,除了中午简短的吃饭时间,你要上个厕所,你得电脑锁屏、锁印章、锁钱箱、锁凭证,还得被外面排队的人骂。
还有各种会议、培训、考试,基本都是在下班后或者周末时间,上了一周的班好不容易想休息一下了,周六你还得早起去参加培训,还要考试。
“烦”: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银行柜台就是最苦逼的存在,总行、人行、公安等各种部门的规定都有,你得一遍一遍地跟人解释,遇上不理解的,轻则阴阳怪气,重则破口大骂,一线也只是执行政策,却是所有负面反馈的接收者。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上班就跟上坟一样,每天早上醒来发现要去上班了,就负能量满满。
“穷”:不要以为银行处处跟钱打交道,工资就高。银行上班一堆的任务,卖保险、卖基金、卖理财、卖贵金属......到了年末、半年末、季度末甚至月末,就要舔着脸去找人拉存款,这些任务一旦完不成,就是扣钱扣钱。平时业务出错扣钱,后台查监控流程不规范扣钱,被人投诉扣钱...... 加上近些年支付宝微信的挤压,银行的效益也是一直在走下坡路了。某二线城市四大行之一,柜员一个月拿到手平均就4000-5000。当初我们这一波全市总计招了300多人,我们支行一共26个人,现如今还在银行的除了3个跳槽其他商业银行的,其他的全部辞职了。
银行是铁饭碗吗?是的,但是这个饭碗有点生锈了,因为不管你干得怎么样,银行是不会主动辞退你的,如果你能够忍受每个月拿两三千块钱的话。
以上体验仅来自于我在银行5年,从事一线柜员及客户经理的工作感受,仅供参考。
“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百个银行人对银行工作也会有一百种体验。只是会因层级差别,年龄不同,对银行工作体验会有差异罢了。
在基层网点的银行工作人员,营销压力大,从品产上,什么存款,普惠贷款,E贷,信用卡,卡分期,基金,保险,三方存管,贵金属。从时间节点上,开门红,半年冲刺,三季度储备,年底冲刺。名目之多,可谓令人眼花缭乱,苦不堪言。至于收入,拿2500元保底工资的人占三分之一。
当然升到管理层,月薪过万也稀松平常,所以还得努力,无论何时何地,人往高处走,一定没错。
在银行,特别是国有大行,无论工资多少,五险一金是按时缴的,营销业绩的好坏,只会影响到你的工资,只要不犯大的错误,一般是不会解除劳动合同的,所以银行还是一般人眼里的铁饭碗。
天地伟业上班累不累
不累, 天地伟业成立于1994年,是面向全球的智能安防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以“建设者”为核心价值观,致力于将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信创生态等技术服务于公安、政法、交通、金融、教育、水利等领域,
宝德计算机累不累
宝德计算机质量好,服务周到。
宝德计算机是以服务器和PC整机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提供相关的综合解决方案为主营业务,为政府、互联网、教育、金融、电力、交通、医疗、运营商、安平等行业客户持续提供算力产品、解决方案和全栈服务。
宝德计算已经完成了X86产品线、自强产品线、特种领域产品线、产品和行业综合解决方案等完善的算力布局,拥有服务器、存储、台式机、工控机、IOT、网络、大终端等产品和解决方案,赋能AI、云计算、大数据、5G、区块链、元宇宙等新兴技术创新和应用。
做金融行业怎么样
中国的金融行业可谓鱼龙混杂。正规的金融机构像银行、证券基金、保险、期货、投行比较有技术含量的职位都需要很高的学历和非常厚重的人脉才能混。当然里面都有一些不需要技术含量的销售员工作,就是去熬几年,勤快的赚点钱转行,懒得就混几年走人。还有很多私营的理财机构,有些正规99%是不正规的。说实话私人金融机构我是不相信的,比如诺亚财富,宜兴财富。有些还上市了。但是银行都不能保证安全别说这些私人机构,钱去哪了都不知道。另外一些什么黄金白银原油外汇啥的省级平台地方交易所,几乎都是骗子,人家有专门的后台宰客户肉的,实际上就是一种金融诈骗行为,而且后台很硬。另外一种私募股权噢,网贷了,高利贷了,就是随时可能跑路的。说到底你进一家私营金融机构就能感觉不知道公司何时能倒闭。不过年轻人,去锻炼锻炼还是可以的。
你好,作为一个曾经的金融从业者,我想对你说,金融行业也许并没有你想象里的那么好。
首先你要知道金融行业包括哪些,金融行业可以大致分为四类:银行,保险,证券,其他品类投资(如贵金属,外汇,商品期货等)。大多数非从业人员对金融行业的认识更多的是其动辄百万千万的巨额薪酬,西装革履出入高档场所,动动手谈谈项目,钱就大把大把的来,简直就是人生典范。但是,这是真的吗?或者是这是大多数金融从业者的现状吗?
.....
理想的丰满和现实骨感的分界
.....
并不是哦!金融行业没你想的也没有宣传的那么好!
首先你要明白,金融行业本质上不创造任何价值,每一个金融从业者所做的工作都是社会资金的再分配工作,通俗的讲就是如何把别人的钱从他口袋里掏出来给你,让你用的过程。这里就分出来两条个方向:1.把别人的钱掏出来2.用钱,多数从业者做的工作就是第一个,你将来如果做的话也是这个方向,所以这里我主要说第一个方向。
每一个新入行的人,最开始都是不停的陌call,名单都不怎么好(好名单贵,公司前期不可能给你,后期看公司实力也看脸)。不停的打电话,不停的被拒绝,偶尔还会被骂,打出来意向客户是你命好,打不出来你就要被领导各种叼全方位24小时提醒你业绩!业绩!业绩!通常前一个月开单的可能性不大,后面几个月看运气,基础的话术就那些,很成功的电话销售其实没有固定的话术,需要自己真对客户来说,这个就是看命了。开单了,就有提成然后继续开发新客户,提成通常来说还是不错的,这也是这个行业吸引人的原因。一直有单,业绩好就可以升职啥的,不过基本也是销售,这个时候你要负责团队业绩,这个阶段打电话不多,主要就是叼下面的和被上面的叼,业绩达标有新目标,不达标就各种考核各种被叼,这时压力大收入反而有可能会降,因为是团队业绩影响你工资,这个阶段就是要考虑将来何去何从了。要是开不了,公司考核不过就劝退了,然后你出来以后就去别的公司继续打电话,就这样一直下去。
所以说,你去金融,本质上就是去做电销或者网销的,一个如何把别人的钱装到自己口袋里的销售工作。
有点乱,不过大致是这样,有问题可以继续沟通。
非银行人员不得办理信用卡也无法办理信用卡。代办信用卡是灰色地带。银行给员工办理信用卡按数量奖金。银行员工拿出部分奖金给代办人,也就是介绍人,去找代理人办理信用卡,他的作用是代交资料的中间人,由银行正式员工办理上交,银行审核发卡直接快递信用卡到办卡人本人。人脉好的代理人收入不错。但我的看法是要办信用卡直接找银行,中间人代办个人信息风险还是很大的。
如果是金融从业人员的话,中小银行收入比较可观,大银行收入在当地一般都在社会平均水平以上,解决温饱没有问题。要是做到有房有车一是能力特别强,不然就准备过一二十年的苦日子吧。
现在入行金融业已不合时宜。虽然金融行业是过去20年来,人们热衷追捧的热门行业,但未来十年,很多金融行业的员工都将面临很高的失业风险:银行柜员、大堂经理这些传统基层岗位会大量消失,原来最风光的信贷员也面临下岗风险。
金融其实是人工智能替代概率很高的行业,金融行业的人工智能替代率高达69%。
中国四大行这几年已经裁了近8万人,因为银行实现网点智能化,各种智能机器现在已经可以承担90%以上的业务。预算分析师、保险承包人、会计师、税务稽查员,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概率都超过90%。
柜员、理财经理、信贷审核员的工作内容都是看材料、查报表、打电话、审核信息、按照模型评估风险,这些高度“程序化”和“流程化”的工作很容易被人工智能进行编码,形成程序,也就是说,这些工作人工智能做得比人更快更好。
金融是个大行业,也有一些“金字塔”顶端的职位人工智能替代概率很低——
比如银行家的工作大部分是“找资源,协调关系,平衡利益”——这些顶层的职位,不是“数据驱动”,而是“以人为本”,这些技能恰恰是最不可编码,也无法程序化的。
再比如优秀的基金经理,数据只是他们的工具和参照,他们的决策依靠的是经验、直觉、决断力、判断力的综合体,这种能力,也是不会被取代的。
未来,金融行业在人工智能的冲击下,会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一方面大量可编码的职位会被取代,另一方面金字塔尖的职位会获得更高收益。然而,这些职位因为稀缺,有更高的门槛——学历、学校背景、家庭背景都有很大影响。
如果家境非常优越,或者能考上清北复交、常春藤学校,学金融仍然是好选择,但如果是普通一本,甚至在二、三本高校就读金融,那么毕业后大概率会做基层“可编码”的重复性工作,未来的职业危险度就比较高。
农村信用社打更做饭工作怎么样
农村信用社做饭工比一般普通食堂待遇会稍微好点儿,因为费用标准高,条件也好。上班时间也不算很长,也不是太累,还管饭。特别是刚退休的大妈们,本身有退休金可以拿的,家里反正闲着也闲着,出来干干做饭工也很好,打发时间又能挣点零花钱
我在农村信用社工作了多年,看门的,做饭的,搞卫生的,后来又加上保安,临时工工资都不高,有时候还很麻烦,单位上班的毛病还挺多,你不吃这饭,他不吃那饭,想在信用社干这几样工作,还需要有一定的好脾气 ,会察言观色,最好是夫妻双方干,老婆做饭,老公看门,虽然挣得不多,但是管吃管住,领导好的话,还能发个福利,但是年龄不能超过六十岁 ,规章制度不允许,打扫卫生不建议干,保安工资不多,一般都是外包,工作相对轻松一些。
对于工作满不满意,关键要看自己心态与期望。在农村信用社打更做饭,单位人不多,工作强度应该不大。单位人不多,不存在众口难调引发太多争议。人不多,做饭菜相对容易一些,炒小锅莱比炒大锅菜要轻松。信用社做点杂事也不会太多,不会太累。信用社是金融单位,不缺钱,待遇一般过得去。轻松不累,待遇过得去,只要没有太高期望,应是比较好的临时工作。
这个差事不错!其一,打更是院子里面的事。做到:检查门窗安全,观察水电运作,警惕火警动态,巡逻提防偷盗。
做饭任务不重,吃饭人不会多主要是:讲究卫生,一餐一餐清,物品排列整洁有绪即可!
投融界上班累不累
投融界的工作强度通常是相对较高的,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工作压力和疲劳感。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投融界工作累的因素:
1. 高压力环境:投融界的工作通常涉及到高额的资金、风险投资和决策,因此,对于从业人员来说,常常需要在高压力的环境下工作。这可能需要他们承担重大责任和迅速做出决策,从而增加工作压力。
2. 长时间工作:投融界的行业通常要求从业人员面对大量的工作量和繁忙的日程安排。这往往意味着他们需要加班或长时间工作,以处理投资项目、财务分析和市场研究等任务。
3. 不断学习和适应:投融界是一个竞争激烈且不断变化的行业,要在行业中保持竞争力,从业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投资和金融策略,跟踪市场变化和趋势。
虽然投融界工作可能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疲劳和压力,但同时也提供了许多机会和激励。工作累与否还取决于个人的工作习惯、兴趣和适应能力。一些人可能喜欢高压力和挑战性的工作环境,而另一些人则可能更喜欢相对轻松和稳定的工作。因此,对于投融界是否累,每个人的体验可能各不相同。
标签: #金融专业累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