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华天下

多方协作打造财经素养教育合作共同体

whezz.com 0

大湾区建设,教育先行!广东金融建设,亦是教育先行。为了推进财经素养教育和金融知识普及在粤港澳的协同创新发展,以“打造金融财经素养高地——推进粤港澳财经素养教育协同创新发展”为主题的“2019中国财经素养教育高峰论坛”昨日在东莞举行。

为了共同推进湾区财经素养教育协同创新发展,南都金融研究所(NDFRI)作为发起方之一,与广东省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联合会、省教育研究院、Visa中国、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在论坛上签署了合作备忘录,通力合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财经素养教育深度交流融合,打造财经素养教育合作共同体。

戮力推进湾区财经素养教育发展

“加强大湾区财经素养教育协同创新发展,推进粤港澳三地消费者金融素养水平提升,不仅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对推进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实现大湾区金融深度融合也具有重要意义”,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白鹤祥在论坛上致辞时表示,财经素养教育是一项惠及民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金融、教育等多方力量共同协作。

近年来,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积极联合有关部门在全省开展了“南粤金融 春风化雨”国民金融素质教育提升工程,推动金融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同时,聚合金融界、教育界的资源和力量,统筹开展金融消费者教育工作,在广东省逐步建立了系统性、可持续、重实用、广覆盖的金融知识普及教育长效机制,推动国民金融素质整体提升。

加强财经素养教育,地方监管机构也高度重视。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总经济师梁建国也在致辞中介绍,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坚持问题导向,综合运用座谈、调研、研究、消费教育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多层次地加强投资者金融素养教育,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作为全球金融教育的倡导者和推动者,Visa连续第四年支持高峰论坛举办。Visa副总裁麻少华表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教育发展,提升区域内消费者,尤其是青少年的金融素养水平,对于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将组建金融教育合作平台

如何在提升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金融意识、财经素养与财经能力的同时,又能结合湾区经济的发展方向,防范金融风险,是新时代湾区经济规划者、教育工作者与财经界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重要问题。

为了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财经素养教育协同创新发展,在论坛举行期间,广东省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联合会、广东省教育研究院、Visa中国、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南都金融研究所作为发起方,共同签订了《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财经素养教育协同创新发展合作共同体合作备忘录》。

据悉,这五方机构将联合建立粤港澳大湾区财经素养教育多方参与机制、实施机制、协调机制等,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财经素养教育共同体、智慧汇集平台、参与实践等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广东省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劲表示,未来将广泛吸纳粤港澳金融界、教育界、学术界、工商企业界、劳工界等各界代表和专家组成内涵丰富的金融教育合作平台。

价值导向是财经素养教育关键一环

今年的中国财经素养教育高峰论坛围绕“打造金融财经素养高地——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财经素养教育协同创新发展”这一主题,金融界、教育界和监管机构人士齐聚一堂,通过主题演讲、圆桌论坛等环节,探讨和分享财经素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目前我国以及大湾区财经素养教育现状如何?需要怎样的财经素养教育?这些话题成为昨日论坛的热点话题。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心理学院院长、教授辛自强在主题演讲中指出,国内外财经素养研究还未进入“常规科学”阶段,缺乏严密的理论构想,缺少标准化测量工具;而素养问题是人的心理问题,基于心理学方法解决研究范式问题。“财经素养的本质:‘不为钱所困’,这包含了不为缺钱所困、人生不困于钱财两个方面的内容,财经素养教育应重视树立正确的财经价值观”,辛自强强调。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振中也高度认同财经素养教育价值导向的重要性。他认为,尽管西方发达国家的财经素养教育早于我国20多年,但是偏重于教授财经知识、认知策略以及对经济实务的具体处理技巧,导致长期以来缺乏价值导向产生了不良后果,应引为前车之鉴。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党委委员、工会主任徐维表示,财经素养的提高不单纯是知识和能力的提高,还是价值观取向的问题,人行广州分行会联合高校、金融机构、企业等所有资源长期努力,有信心打赢这场持久战。

采写:南都记者 田姣 吴梦姗 李群 刘媚

标签: #财经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