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县域科技创新跃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县域科技创新跃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襄阳都市圈发展规划全文?
《规划》构建了
“一体两翼四带”的都市圈发展格局
强化“一体”引领,强化襄宜南一体统筹地区核心引领作用,加快构建产业集群,打造襄阳都市圈产业核心,发挥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驱动引擎作用。
突出“两翼”协同,发挥东翼枣阳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壮大县域经济规模,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西翼河谷城市组群协同发展,支撑汽车产业走廊建设,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价值。
以汉十城镇发展带、襄荆城镇发展带、沿汉江城镇发展带、麻竹城镇发展带为重点,串联各级城市及多处重点城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以汉江沿线老河口、谷城、中心城区、宜城等重要城镇为依托,建设沿汉江城镇发展带,促进沿线城镇发展。
以汉十高速沿线高新区、经开区以及枣阳、襄州、樊城、谷城、老河口市省级开发区为支撑,打造汉十城镇发展带,着力推进城镇化及先进制造业发展。
以二广高速沿线城镇为支撑,打造襄荆城镇发展带,促进与南阳、荆门城镇及产业联动。
以麻竹高速沿线枣阳南部、宜城、南漳、保康生态旅游资源为抓手,形成麻竹城镇发展带,推进特色化发展。
根据《规划》要求,到2025年,襄阳都市圈发展综合实力跨越跃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5%,经济总量突破7000亿元,力争达到8000亿元,襄阳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取得明显进展,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到2035年
全面建成
引领汉江流域发展、辐射南襄盆地的
核心增长极
襄阳都市圈综合实力强劲,建成发展型都市圈;引领汉江流域高质量发展标杆城市的能级显著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吸引力显著增强、功能充分发挥,跨入Ⅰ型大城市行列;联结中西部新通道的核心枢纽节点地位更加凸显,基础设施联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形成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融合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经济总量突破1.6万亿元。
商洛十四五规划全文?
规划《纲要》共10篇42章,包括牢记殷殷嘱托,开启商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做优实体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坚持扩大内需,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当好秦岭卫士,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空间布局,建设秦岭生态宜居城镇;激发市场活力,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强化发展支撑,构建安全现代的基础设施体系;坚持人民至上,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加强实施保障,确保规划落地落实等方面内容。
《纲要》明确了“十四五”发展目标: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高,以特色农业、新材料、大健康、大旅游产业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元大关,地方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比重逐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稳定在88%以上,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0%以上;城乡区域发展更趋协调,中心城区功能布局更优、辐射带动更强,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有序推进;改革开放迈出更大步伐,信用建设走在全省前列,营商环境明显提升,“三大开放空间”取得实质性进展,推动形成中西部重要战略节点城市;民生福祉达到更高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教育全面普及,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市域治理效能大幅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和公信力显著提升,更高水平平安商洛、法治商洛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基本形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县域科技创新跃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县域科技创新跃升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